第279章 小小营缮司,如此大胆!
七天九上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79章 小小营缮司,如此大胆!,从读书开始肝成仙武圣人,七天九上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两人大概议论了一番,便让楚铭和诸葛锐重新进殿。</p>
“你们做的不错,”七皇子又拿出个新案卷出来,“这个......”</p>
话未说完。</p>
“太子殿下有请五殿下,七殿下移步东宫。”殿外响起传信公公声音。</p>
两位皇子面色微变。</p>
“大哥定是已经知晓此事。”</p>
“正好去一趟吧。”</p>
五皇子和七皇子并肩走出宫殿,殿前有一手持拂尘的公公。</p>
“两位殿下,楚铭和诸葛锐需一同前往。”那公公看向旁边两人。</p>
“也好,你们随我一起吧。”</p>
“......”</p>
......</p>
皇城,东宫,宣仁殿。</p>
一袭金袍的太子端坐在高处,下方左右是五皇子和七皇子。</p>
殿中央,则是楚铭和诸葛锐二人。</p>
殿内,除了翻页声音,便无他音。</p>
太子翻看着账簿和信件,脸上看不出多少表情。</p>
片刻。</p>
太子似是看完所有证据,提眸看向下方。</p>
“这些证据从何而来?”太子声音平静,甚至有些冰冷。</p>
“吉平布庄。”楚铭回道。</p>
“有人作证?”太子又问道。</p>
“萧节使萧大人,监国府监纪仲洋仲大人。”</p>
“......”</p>
萧文?</p>
仲洋?</p>
五皇子和七皇子闻言,心中皆是一惊。</p>
早在几日前,他便告诫楚铭,不要与萧家过多接触,尤其是案卷之事,怎么最后,还是跟那萧家萧文扯上关系?</p>
至于监国府仲洋,虽不是门阀世家出身,可监国府监察万事,那仲洋看到证据,那就定然已经把此事禀报了上去。</p>
监国府是由多位重臣负责,其中不乏有跟唐家不对付的,此事,怕是想不处理都不行了。</p>
相比五皇子和七皇子,太子脸上依旧没有多少表情,就好像早已知晓萧家萧文和监国府仲洋看过证据一般。</p>
事实也正是如此,否则这位东宫之主也不会把两位皇子和楚铭叫来。</p>
“嗯,你做的不错。”</p>
太子合上账簿,竟是让五皇子、七皇子都没想到的夸赞了一句。</p>
不错?哪里不错?</p>
两位皇子不知。</p>
他们这位大哥自当年被诬陷后,整个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。</p>
在二人看来,这处‘宣仁殿’应该换个名字。</p>
“谢殿下。”楚铭和诸葛锐作揖行礼。</p>
尤其是诸葛锐,在听得任务完成,悬着的心终是放下。</p>
,怕是打错算盘了。</p>
但是......他也不会就这般容易让白衣少年入了文林苑。</p>
旁人觉得文林苑是个没有实权的地方,他反倒觉得文林苑是个清闲且重要的地方。</p>
苑中古文献、古物、奇物繁多,涉及很多世人接触不到的秘密,探索间总有意想不到的乐趣。</p>
而这种乐趣,愚人不配也无能力享受到。</p>
“楚铭,有着西荣郡百年来第一才子的美名,在绘画和古甲文上颇有天赋,对吧?”唐白盯着楚铭说道。</p>
他常年待在文渊阁不出,不代表他不知皇城之外的事情。</p>
因是在绘画上造诣极高,故而每段时间,他便让人搜集十三郡绘画上展露天赋之人,其中就有楚铭,是故对楚铭事迹比较了解。</p>
西荣郡百年来第一才子?</p>
后面两名男女眼中闪过不屑。</p>
边陲之郡,也敢用百年才子自居?</p>
楚铭拱手:“唐大人,下官确实研究过古甲文,也曾作过画。”</p>
至于百年才子,他并未提起。</p>
说起这名头,楚铭记得,当初好像是因为那万家故意捧杀他到处宣传的,没想到都传到这皇城里面来了。</p>
“古甲文为古文字中的一种,以象形之意为主,是一种晦涩繁杂的文字,”唐白倒也干脆,“你既然研究过古甲文,说明联想推演能力不错,随我进来吧,我给你出个考验。”</p>
随后,他又看向卢既:“卢将军是等结果,还是先回去复命?”</p>
卢既面色严肃:“唐大人不必管我。”</p>
唐白点头,明白卢既意思,对方是要等结果回去复命了。</p>
进入堂苑,唐白先让楚铭找个案桌坐下等待,自己则伏在桌前写着画着什么。</p>
约莫一炷香,他抽起两页纸,放到楚铭身前。</p>
“字画字画,俗人理解成字与画,字画上有些造诣的,则会因画赋词,你看看这个,是字与画,还是因画赋词?”</p>
楚铭看向纸页,乍看是一幅毫无规律可言的线条画,抽象到找不到实物去对应,但细看却又觉得线条画中藏着种引人深思的玄妙。</p>
“不是我为难你,文林苑并非清闲之地,遐想构设,乃至是不切实际,才能沉入那些曾经被历史尘埃掩埋的文献、古物中,感悟,体会。”</p>
“你可以把我说的遐想构设、不切实际理解为臆想,但你要是没有这个能力,或是能力不够,就算我让你入了文林苑,这里也只能成为你漫漫人生中痛苦回忆。”</p>
唐白这般说着,那两名锦衣玉冠之人神色中同时变化,似是颇为赞同这句话,显然是深有体会。</p>
“这张则是我给你的些许提示。”唐白指向另一张纸,“按照提示,找出答案,越多越好。”</p>
“你们两个也别闲着。”唐白又分别给了另外两人同样的线条画。</p>
“一个时辰,开始吧。”</p>
另外两人看着那抽象的线条画,面有苦色。</p>
这幅线条画,一看就比他们平日研究的古文献难缠的多。</p>
他们当初入苑,考验可没这般大。</p>
左边女子看向右边的青年男子,玉冠微微摇动,好像在说:看不懂。</p>
右边青年男子则是投去个鼓励眼神。</p>
后排,楚铭垂眸看去,心中泛起微波。</p>
这唐白不愧是画道宗师,以多种颜色和粗细的线条组合,便能画出引人深思的惊作。</p>
定睛去看,那些线条仿若又并非胡乱组合,颜色和粗细的组合似乎有着某种规律,想要展示什么。</p>
展示什么?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