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教头相人
贰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七章 教头相人,西游: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,贰林,奇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袖口微卷,露出一截前臂,皮肉紧致,筋脉隐现。</p>
分明是久在军伍里泡出来的底子。</p>
两人一前一后,脚底不停,穿村而过,径直奔着东头姜家院子来了。</p>
院里,姜义正带着两个儿子比划着五禽戏,一招一式半生不熟,却也能唬住个不懂行的。</p>
三人皆出了身细汗,小儿姜亮嚷着口渴,撒着小短腿往屋里冲,眼看就要抱着水缸猛灌。</p>
姜义刚想开口,叮嘱莫要喝凉水。</p>
就听见院门外,传来岑夫子那带着几分得意、几分急切的声音:</p>
“姜家后生,老夫今日可是给你寻了桩大机缘!”</p>
这语气,仿佛挑中了状元郎似的。</p>
姜义自是连忙迎出去,一边擦汗一边堆笑。</p>
姜明一见夫子,立马背挺得笔直,脸上那点吊儿郎当的劲儿也没了。</p>
岑夫子不等寒暄,便拉过那中年汉子,语气郑重其事:</p>
“这位,是县里县尉司的林教头。”</p>
说罢,看姜义一脸茫然,又补了一句:</p>
“县尉司,那是县衙里专管武备的衙门。职责之一,便是寻摸些筋骨好的苗子,带去司里调教。”</p>
说着话,眼睛在姜明身上打转,连连点头:</p>
“老夫这趟进城,便是专为此事。特地请了这位旧识来一趟,好好看看你家大儿子。”</p>
姜义这才回过味来,心里却并不轻松,脸上浮出点说不清的神色。</p>
像是早有预感,又像有什么不便言说。</p>
不等他张口,那位林教头已踏前一步。</p>
这人站在日头底下,一身沉气,犹如老树盘根,眼神不动声色里,透着把人看穿的劲儿。</p>
“县尉司,是县衙武备要地。”</p>
目光如刀,先从姜明的肩膀扫到脚踝,又慢慢收回,淡声道:</p>
“凡是被选中的少年,训得好,日后在县衙谋个差使不难。”</p>
“若有出息,更可荐送府衙,甚至去洛阳,进京营、入禁军,前程自不待言。”</p>
这番话说得周全,想来那教头心里,已有七八分相中。</p>
至于那番前程似锦的描绘,怕是他自个儿也觉着虚。</p>
姜明这身板,这骨架,搁在寻常县里,已算出挑。</p>
可到底是乡下出身,粗粝泥土里滚大的孩子。</p>
哪比得上那些世家子弟,从小丹药灌喂,药浴调理,一日三炖两蒸,练的是拳脚,养的却是气血。</p>
更不提那种生来带玉、啼哭带香的贵胄,还未落地便有人推拿捏骨,从娘胎里就开始打熬底子。</p>
但话说回来,哪怕不谈进京入营,只要能在县衙谋个差事,领俸养家。</p>
于农家子弟而言,也算是头顶换星斗,足踏官道石,称得起一声“改命”了。</p>
姜义回头看了儿子一眼。</p>
姜明不知是觉察了父亲目光,还是那林教头眼神太过逼人。</p>
往爹身后缩了缩,小小一颗脑袋,却摇得分外坚定。</p>
林教头并不动气,这样的场面见多了。</p>
小娃儿嘛,不晓事理才是常情。</p>
只要家里大人点头,人拎回司里,有的是法子打熬性子,教养成材。</p>
他只是望向姜义,等一个明白人做个明白决定。</p>
姜义见儿子拒得干脆,心里虽有起伏,却并不意外,当即开口,言语不疾不徐:</p>
“多谢夫子与教头厚爱,只是犬子年幼顽劣,恐难堪大用,怕是辱了贵司清誉。”</p>
这话说得稳妥,却也分明是拒了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